Sunday, 31 March 2019

《兩個小朋友交換了玩具, 世界發生了什麼變化?》
有兩個小朋友, 小明有架玩具車, 小白有個機器人, 他們都喜歡對方的玩具, 商議之後交換了玩具. 請問世界發生了什麼變化?

這是我第一本經濟學書的第二課問的問題, 答案很簡單, 道理卻很深.
答案是: 財富增加了.

為什麼? 明明這世界產品沒有增加, 財富卻增加了?
這個問題是 勞動價值論 無法解答的問題. 在這裡我定義了什麼叫做財富 https://plus.google.com/u/1/+LynxEvil/posts/hYFHTcH4FRc ,
財富=人/社會 需要的東西.

一個人挖了個社會不需要的洞, 付出了勞力, 有沒有創造財富? 沒有.
什麼情況下能創造財富? 任何行動創造了 人/社會 需要的東西, 就創造了財富.

有個漁夫, 捉了三條魚, 用勞動價值論, 創造了財富.
有個農夫, 種了三棵菜, 用勞動價值論, 創造了財富.
勞動價值論到這裡都沒有問題.

漁夫不想光食魚, 想食菜, 有食菜的需要,
農夫不想光食菜, 想食魚, 有食魚的需要,
商議後漁夫用一條魚和農夫交換了一棵菜,
現在漁夫和農夫都有魚有菜, 食菜和食魚的需要都得到滿足,
雖然社會上依然是三條魚, 三棵菜, 但漁夫和農夫都比沒有交換前開心點.

為什麼他們都比較開心點?
因為在漁夫眼中, 他用來交易的魚的價值比菜低, 故此他願意捨棄魚而換取菜.
反之亦然, 在農夫眼中, 他用來交易的菜的價值比魚低, 故此他願意捨棄菜而換取魚.
魚和菜並不是在勞動價值論中所說, 價值是固定的, 而是在不同的人眼中擁有不同的價值, 這叫做 主觀價值論 .

結論: 社會的產品總量沒有增加, 財富的價值總量因為交易, 也即是互通有無, 而增加了.

為什麼兩個小朋友交換了玩具. 世界財富增加了?
因為玩具車和機器人在小明和小白的眼中有不同的價值, 兩個小朋友在交易後都得到比以前價值高的東西, 所以財富增加了.



0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

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[Atom]

<< Home